第114條 撤銷之自始無效

第114條 撤銷之自始無效
1.法律行為經撤銷者,視為自始無效。
2.當事人知其得撤銷或可得而知者,其法律行為撤銷時,準用前條之規定。


裁判案由:
請求給付保險金
裁判日期:
民國 103 年 10 月 01 日
裁判要旨:
按企業經營者與消費者訂立定型化契約前,應有三十日以內之合理期間, 供消費者審閱全部條款內容。違反前項規定者,其條款不構成契約之內容 。但消費者得主張該條款仍構成契約之內容,消保法第十一條之一第一項 、第二項分別定有明文。揆其立法意旨,乃為維護消費者知的權利,使其 於訂立定型化契約前,有充分了解定型化契約條款之機會,且為確保消費 者之契約審閱權,明定企業經營者未提供合理「審閱期間」之法律效果。 此與消保法第十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之一規定,係因消費者於郵購或訪 問買賣或以該方式所為之服務交易時,常有無法詳細判斷或思考之情形, 而購買不合意或不需要之商品、服務,為衡平消費者在購買前無法獲得足 夠資料或時間加以選擇,乃將判斷時間延後,而提供消費者於訂約後詳細 考慮而解除契約之「猶豫期間(冷卻期間)」,未盡相同。要之,「審閱 期間」主要在提供消費者訂約前之契約權益保障,與「猶豫期間」目的在 提供消費者訂約後之契約權益保障,二者各有其規範目的、功能及法效, 得以互補,然彼此間並無替代性,自不能以消費者未於「猶豫期間」內行 使解除權或撤銷權(民法第一百十四條規定),即排除消保法第十一條之 一第一項、第二項規定之適用。
-----------------------------------------------------
裁判案由:
請求返還買賣價金
裁判日期:
民國 102 年 10 月 31 日
裁判要旨:
強制執行程序中之拍賣,倘嗣後經拍定人聲請法院確認與債務人間之系爭 買賣(拍賣)關係不存在確定,基於債權人得以分配價金,應以該拍賣所 生買賣關係存在為前提,則於該拍定之買賣關係不存在時,執行法院不得 以之代替債務人清償其債務,債權人受領之分配款即無法律上原因,拍定 人與受領分配款債權人間成立非給付型不當得利。又本於拍定人為債權債 務間強制執行以外之第三人,應較受領分配款債權人受法律之保護,就其 所受損害自得向受有利益之債權人請求返還。
-----------------------------------------------------
裁判案由:
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等
裁判日期:
民國 101 年 04 月 12 日
裁判要旨:
按民法第二百四十四條第一、二項所稱之無償或有償行為,係以債務人與 第三人間之行為有無互為對價關係之給付為其區別標準。買賣係屬典型之 有償行為,良以出賣人移轉財產權之義務與買受人支付價金之義務間具有 對價關係。又債務人所有之財產除對於特定債權人設有擔保物權外,應為 一切債務之總擔保,故債務人明知其財產不足清償一切債務,而竟將財產 出賣於人,及受益人於受益時亦知其情事者,債權人即得依民法第二百四 十四條第二項之規定,訴請法院撤銷。縱令債務人將其不動產廉價賣與債 權人中之一人,以所得價金對於該債權人清償債務,其他債權人亦僅於有 同法條第二項情形時,得以訴請撤銷買賣行為,究不能認其行為為無償, 尤難逕指債務人之換價為同法條第一項之詐害行為,俾以保全法定撤銷權 之行使,兼資防免妨害交易之安全。
-----------------------------------------------------
裁判案由:
給付價金
裁判日期:
民國 101 年 03 月 08 日
裁判要旨:
按公司增資發行新股,洽由特定人協議以公司事業所需之財產為出資而認 購者,依公司法第七條、第二百六十八條、第二百七十二條及第二百七十 四條之規定,固應由公司依認購者出資之財產核定應給之股數,經董事會 送請監察人查核加具意見,連同會計師查核簽證資料送主管機關核定。惟 該認購協議之債權行為與認購者移轉公司事業所需之財產所有權(與繳足 股款同)而取得股東資格之物權行為,其間或有關連,究各該行為在法律 上之評價,應係兩個相互分離、性質不同之法律行為,此與買賣契約之債 權行為及作為其履行行為之移轉所有權之物權行為,分屬獨立而不同之法 律行為概念相同,亦即取得新股股份行為與認購協議行為間之關係,一如 移轉所有權之物權行為與其原因即買賣契約之債權行為間具有「獨立性」 或「無因性」,前者行為之效力不受其原因即後者行為效力之影響。因此 ,洽由特定人認購新股之協議,該意思表示縱有瑕疵而屬無效或經撤銷時 ,認購者取得公司新股股份之行為仍不因而當然無效或失其存在。
-----------------------------------------------------
裁判案由:
不當得利等(專利權權利歸屬)
裁判日期:
民國 100 年 06 月 02 日
裁判要旨:
按民法第四百十二條以下所稱附有負擔之贈與,係指贈與契約附有約款, 使受贈人負擔應為一定給付之債務者而言。該負擔係一種附款,乃贈與契 約之一部,本質上仍為贈與,以贈與為主、負擔為從,並無兩相對酬或互 為對價之性質。故附有負擔之贈與,屬於單務、無償契約,而非雙務、有 償契約,倘契約當事人雙方約定之給付債務,係互為對價或兩相對酬關係 ,而非附有負擔之贈與時,即應適用雙務或有償契約之規定,初無適用民 法第四百十二條第一項撤銷贈與規定之餘地。
-----------------------------------------------------
裁判案由:
請求確認信託契約無效
裁判日期:
民國 100 年 03 月 11 日
裁判要旨:
除依法院確定判決申請移轉、設定或塗銷登記之權利人為原假處分登記之 債權人外,土地經法院囑託辦理查封、假扣押、假處分登記後,未為塗銷 前,登記機關應停止與其權利有關之新登記。土地登記規則第一百四十一 條第一項第二款定有明文。是不動產經法院囑託辦理查封、假扣押、假處 分登記後,在未為塗銷登記前,登記機關既應停止與其權利有關之新登記 ,則對該不動產相關權利登記之請求,即處於給付不能之狀態,法院自不 得命為該相關權利之登記。原審既謂系爭土地目前仍於假處分、假扣押中 ,則上訴人對系爭土地已喪失處分之權能,處於給付不能之狀態,無從塗 銷或移轉該土地之所有權登記,法院自不得命相關權利之登記,亦無從命 為土地之返還。
-----------------------------------------------------
裁判案由:
返還不當得利等移轉管轄
裁判日期:
民國 97 年 02 月 29 日
裁判要旨:
當事人得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第一項雖定有 明文,但此合意管轄之約束力,僅及於合意管轄約定之當事人,而不及於 第三者。查本件系爭保險契約關於合意管轄條款雖約定:「本契約涉訟時 ,約定以要保人住所所在地地方法院為管轄法院」,惟該合意管轄條款係 要保人即金和公司與相對人間之約定,再抗告人僅由金和公司受讓債權, 並非契約之當事人,再抗告人與相對人間並無合意管轄之約定存在,該合 意管轄約定之拘束力自不及於再抗告人。
-----------------------------------------------------
裁判案由:
損害賠償
裁判日期:
民國 95 年 10 月 26 日
裁判要旨:
損害賠償之債,以實際上受有損害為成立要件,倘無損害,即不發生賠償 問題;被害人實際上有否受損害,應視其財產總額有無減少而定。查原審 既認定被上訴人就系爭土地部分已撤銷承買之意思表示,即屬自始無效, 及香蕉樹部分之拍賣無效,則被上訴人依法得請求出賣人即債務人陳森吉 返還價金,因而對之取得債權,其財產總額並未因此減少,於其證明就系 爭價金追償無效果前,似難認已受有實際損害。
-----------------------------------------------------
裁判案由:
請求返還不當得利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11 月 21 日
裁判要旨:
不當得利、法律行為之撤銷及契約之解除,其彼此間之成立要件及效力互 不相同。被上訴人就前述之法律關係間,究竟如何為客觀之合併?原審審 判長未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九十九條第二項行使闡明權之職責,遽謂被上 訴人依民法第九十二條第一項撤銷契約「或」依民法第二百五十六條、第 三百五十九條之規定,解除契約,均屬有據。並認其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 係,請求上訴人給付如第一審判決主文第一項、第二項所示之金額本息, 為無不合,已非允洽;況契約若已解除,何能再為撤銷?抑或如已撤銷, 何能再為解除?苟被上訴人均得撤銷或為解除,原審未說明被上訴人是否 「全體」有合法為撤銷或解除之意思表示及其證據,自嫌疏略。
-----------------------------------------------------
裁判案由:
損害賠償
裁判日期:
民國 87 年 03 月 20 日
裁判要旨:
按民事訴訟法第四百條第一項規定確定判決之既判力,惟於判決主文所判 斷之訴訟標的,始可發生。若訴訟標的以外之事項,縱令與為訴訟標的之 法律關係有影響,因而於判決理由中對之有所判斷,除同條第二項所定情 形外,尚不能因該判決已確定而認此項判斷有既判力(本院七十三年台上 字第三二九二號判例參照)。查兩造間另案台灣台南地方法院八十四年度 南簡字第七三八號請求遷讓房屋事件,其判決主文所判斷之訴訟標的係給 付租金請求權,租約終止後之租賃物返還請求權及損害賠償請求權,至兩 造間租賃契約是否無效之事項,依前開七十三年台上字第三二九二號判例 意旨,非前案判決之既判力所及之事項。原審認本件關於兩造間系爭租約 無效之事項,應受前案既判力之拘束,上訴人不得為相反之主張,而就系 爭租約是否無效乙節未遑調查審認,即憑上開理由為上訴人敗訴之判決, 尚有可議。
-----------------------------------------------------
裁判案由:
返還土地等(房屋)事件
裁判日期:
民國 85 年 11 月 28 日
裁判要旨:
所謂「耕地租賃」,係以支付地租而「耕作」他人之農地為要件,所稱之 「耕作」,其目的應在於定期 (按季、按年) 收穫,以施人工於他人之土 地上栽培農作物而言 (參照本院六十三年台上字第一二一八號判例) 。倘 施人工於出租人土地之目的,係為耕作或漁牧以外之用,非在於收穫定期 之農作物,不論該地目是否為「田」,應認無「耕地租賃」之適用。
-----------------------------------------------------
裁判案由:
塗銷房屋所有權登記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5 月 31 日
裁判要旨:
按契約之成立,固以當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為要件,但所謂互相表示意 思一致,並不限於當事人間直接為之,其由第三人為媒介而獲致意思表示 之一致者,仍不得謂契約並未成立。
-----------------------------------------------------
裁判案由:
返還價金
裁判日期:
民國 84 年 04 月 14 日
裁判要旨:
因錯誤而為意思表示與因被詐欺而為意思表示,所得撤銷意思表示之要件 及法律效果,並不相同。依民法第八十八條規定撤銷意思表示時,表意人 對於信其意思表示為有效而受損害之相對人或第三人,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民法第九十一條) ;惟法律行為經撤銷者,須當事人知其得撤銷或可得 撤銷者,始應依民法第一百十四條準用同法第一百十三條規定,負回復原 狀或損害賠償責任。
-----------------------------------------------------
裁判案由:
給付價金
裁判日期:
民國 82 年 09 月 24 日
裁判要旨:
所謂不完全給付係指債務人雖為給付,然給付之內容並不符合債務本旨而 言;如債務人根本未為給付,其給付已陷於不能者,是為給付不能,給付 若仍可能,則為遲延給付。
-----------------------------------------------------
裁判案由:
請求返還贈與物
裁判日期:
民國 82 年 05 月 24 日
裁判要旨:
系爭切結書第一條約定:「乙方 (即被上訴人) 係甲方 (即上訴人) 之繼 父,……但乙方年終遺產全部應歸甲方繼承。」由兩造之關係及立約之真 意觀之,該約定係被上訴人允諾於死亡時,將其所有之財產贈與上訴人, 為死因贈與之約定。該約定著重在亦產之取得,並非繼承權之指定,不生 違反民法第一千一百三十八條規定之問題,亦無自始客觀給付不能或違反 公序良俗情事,自無民法第一百十一條前段規定之適用,故上訴人應給付 被上訴人三百五十萬元之約定,亦無無效之原因。
-----------------------------------------------------
裁判案由:
請求返還價金
裁判日期:
民國 82 年 02 月 12 日
裁判要旨:
系爭土地既不能供建築之用,而被上訴人根據土地登記簿謄本上地目為「 建」之記載,誤認以為可供建築之用而予買受,自係對於買賣標的物之性 質 (用途與價值) 發生誤認。又自主觀而言,若被上訴人購地之初,知悉 該地不能供建屋之用,必不致支付上述高價購買,應可斷言。再從客觀而 言,上訴人提出之土地登記簿謄本既記載地目為建,且上開土地周圍復已 蓋滿建物,而上訴人又以建地之價格出售,自足造成被上訴人對於上開土 地產生無任何建築限制之確信,以此,凡一般人若處於被上訴人之表意人 地位,亦易為相同錯誤之意思表示,茲系爭土地之性質,在交易上確屬重 要,被上訴人依民法第八十八條第二項規定,自得將此項錯誤之意思表示 撤銷。意思表示經撤銷者,依民法第一百十四條第一項規定,視為自始無 效,因此,被上訴人依不當得利之法律關係,訴請上訴人如數返還買賣價 金六百七十二萬元及其法定遲延利息,於法自無不合。
-----------------------------------------------------
裁判案由:
請求所有權移轉登記
裁判日期:
民國 80 年 08 月 09 日
裁判要旨:
按債權人對於第三人與債務人訂立契約承擔其債務之承認,依民法第一百 十六條第一項之規定,應以意思表示為之。本件原審未遑審究被上訴人有 無明示或默示承認上訴人郭麗香等二人承擔上訴人何達貴等三人對於被上 訴人所負之債務,遽以依和解筆錄被上訴人應履行之土地所有權移轉債務 ,已因何達貴等三人單獨申請登記完畢,何達貴等三人應履行之債務,係 被上訴人純受利益之部分,解釋上被上訴人已概括承認郭麗香等二人之債 務承擔云云,已嫌臆斷。
-----------------------------------------------------
裁判案由:
返還贈與土地
裁判日期:
民國 69 年 10 月 20 日
裁判要旨:
法律行為經撤銷者,視自始無效,民法第一百十四條定有明文,依此規定 ,法律行為經銷後,應溯及法律行為成立時失其效力。如當事人雙方於法 律行為成立後,曾互為給付,在撤銷後,應互負回復原狀之義務。
-----------------------------------------------------
裁判案由:
確認買賣關係不存在
裁判日期:
民國 69 年 01 月 31 日
裁判要旨:
法律行為經撤銷者,視為自始無效,民法第一百十四條第一項定有明文。 而塗銷有無效原因之移轉登記,衹向登記簿上現權利人請求,即可達目的 ,無一併請求原權利人塗銷之必要。(已審編為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