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條 非適法管理本人之權利義務

民法第177條 非適法管理本人之權利義務
1.管理事務不合於前條之規定時,本人仍得享有因管理所得之利益,而本人所負前條第一項對於管理人之義務,以其所得之利益為限。
2.前項規定,於管理人明知為他人之事務,而為自己之利益管理之者,準用之。


裁判案由:
請求分割遺產等事件
裁判日期:
民國 105 年 11 月 29 日
裁判要旨:
按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二項所定之代償請求權之立法目的,係基於衡平 思想,旨在調整失當之財產價值分配,保護債權人之利益,使債權人有主 張以債務人對於第三人之損害賠償請求權或受領自第三人之賠償物代替原 給付標的之權利,其因不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直接轉換之利益(如交易 之對價)與損害賠償,發生之原因雖有不同,但性質上同為給付不能之代 替利益,應類推適用上開規定,得為代償請求權之標的。又依民法第二百 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之文義,固須不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給 付不能者,債權人始得主張代償請求權。惟因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給 付不能者,參酌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之立法理由謂「其不能給 付,『不問其債務人應否負責』,須以債務人所受之損害賠償或其所有之 損害賠償請求權,代債務之標的,以保護債權人之利益」,應認債權人得 選擇行使損害賠償請求權(民法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一項)或代償請求權以 保護其利益。惟代償請求權之目的,係於債務人給付不能時,使債權人得 向債務人請求讓與其損害賠償請求權或交付受領之賠償物或交付其所取得 交易之對價,代替原來債務之標的為給付,以保障債權人之利益。準此, 即應以債務人就原來債務之標的仍應為給付為前提,始可因其給付不能而 發生代償請求權。倘原來之債權已罹於消滅時效期間,債務人本得行使時 效抗辯,拒絕為給付,自不可能再有給付不能,而發生代償請求權及其時 效期間重新起算之情事,否則即與時效制度原期確保交易安全,維護社會 秩序之目的有違。
-----------------------------------------------------
裁判案由:
請求分割遺產等事件
裁判日期:
民國 105 年 11 月 29 日
裁判要旨:
按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二項所定之代償請求權之立法目的,係基於衡平 思想,旨在調整失當之財產價值分配,保護債權人之利益,使債權人有主 張以債務人對於第三人之損害賠償請求權或受領自第三人之賠償物代替原 給付標的之權利,其因不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直接轉換之利益(如交易 之對價)與損害賠償,發生之原因雖有不同,但性質上同為給付不能之代 替利益,應類推適用上開規定,得為代償請求權之標的。又依民法第二百 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之文義,固須不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給 付不能者,債權人始得主張代償請求權。惟因可歸責於債務人之事由致給 付不能者,參酌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之立法理由謂「其不能給 付,『不問其債務人應否負責』,須以債務人所受之損害賠償或其所有之 損害賠償請求權,代債務之標的,以保護債權人之利益」,應認債權人得 選擇行使損害賠償請求權(民法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一項)或代償請求權以 保護其利益。惟代償請求權之目的,係於債務人給付不能時,使債權人得 向債務人請求讓與其損害賠償請求權或交付受領之賠償物或交付其所取得 交易之對價,代替原來債務之標的為給付,以保障債權人之利益。準此, 即應以債務人就原來債務之標的仍應為給付為前提,始可因其給付不能而 發生代償請求權。倘原來之債權已罹於消滅時效期間,債務人本得行使時 效抗辯,拒絕為給付,自不可能再有給付不能,而發生代償請求權及其時 效期間重新起算之情事,否則即與時效制度原期確保交易安全,維護社會 秩序之目的有違。
-----------------------------------------------------
裁判案由:
侵害著作權有關財產權爭議
裁判日期:
民國 102 年 03 月 28 日
裁判要旨:
著作人專有將其著作改作成衍生著作或編緝成編緝著作之權利,著作權法 第二十八條定有明文。故未經原著作人或著作財產權人同意,就原著作擅 予改作,即係不法侵害原著作人或著作財產權人之改作權,其改作之衍生 著作不能取得著作權。
-----------------------------------------------------
裁判案由:
拆屋還地
裁判日期:
民國 97 年 05 月 29 日
裁判要旨:
房屋之拆除,為事實上之處分行為,未經辦理所有權第一次登記之建物, 僅所有人或有事實上處分權之人,方有拆除之權限。而房屋戶口設籍之人 或占有人,非必為房屋所有人或有事實上處分權。故不能僅憑戶籍設於系 爭房屋,或占有該房屋,即認該人有事實上處分權,而命其拆屋還地。
-----------------------------------------------------
裁判案由:
返還不當得利
裁判日期:
民國 91 年 05 月 09 日
裁判要旨:
按八十八年四月二十一日修正八十九年五月五日施行前之民法債編第一百 七十七條,固未如修正後之第二項增設有「準無因管理」之規定而得準用 同條第一項「未盡義務人無因管理」之規定向本人請求其所得之利益,且 該準無因管理人明知他人之事務而以自己之利益為管理,如屬惡意之不法 管理,衡諸誠信原則,亦不得逕依同法第八百十六條按關於不當得利之規 定請求償金。惟該準無因管理人若為惡意占有人,其因保存占有物不可欠 缺所支出之必要費用,自仍得依關於無因管理之規定對本人請求償還,此 觀同法第九百五十七條規定甚明。
-----------------------------------------------------
裁判案由:
請求返還墊款
裁判日期:
民國 79 年 06 月 11 日
裁判要旨:
無因管理之管理人,係為本人盡公益上之義務,或為其履行法定扶養義務 ,其管理雖違反本人之意思,仍有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項規定之費用 償還、債務清償及損害賠償請求權,同條第二項定明文。本件上訴人墊款 為被上訴人繳納土地增值稅,係為被上訴人盡公益上之義務,其管理在客 觀上難謂對於被上訴人不利,縱違反被上訴人之意思,依上說明,上訴人 亦得就其墊款請求被上訴人償還。至於稅捐稽徵機關對於被上訴人核課之 土地增值稅額正確與否,原非上訴人所能過問,如有不當,亦僅能由被上 訴人依行政救濟程序請求救濟。
-----------------------------------------------------
裁判案由:
拆屋還地
裁判日期:
民國 70 年 11 月 06 日
裁判要旨:
被上訴人縱於日據時期即向原所有權人吳瑞泰買受系爭土地,依當時適用 於本省之日本民法規定,所有權之移轉,於當事人買賣之意思表示一致時 發生效力,但上訴人於原審曾抗辯依據日本民法第一七七條規定「不動產 之取得喪失及變更非經登記法所定機關之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系爭 土地既由上訴人向第一審法院以最高價得標,經該院發給權利移轉證書並 登記完畢,取得合法之所有權,而上訴人與被上訴人間又無買賣、租賃等 法律關係存在,被上訴人占有系爭土地自應構成無權占有。